2023年華中科技大學設計專業考研必看超詳細復習規劃指導_英語…
原標題:2023年華中科技大學設計專業考研必看超詳細復習規劃指導
1. 個人基本情況介紹
1.1 關于sue
這里是sue,一名二戰考研人,雖說是無廢話經驗分享帖,但還是準備簡要介紹一下自己考研的一些基本情況,方便大家對比了解。我本科是wd城市設計學院產品設計系的學生,本科期間GPA 3.65,保研無望,結合自身未來規劃和家中支持等因素,帶著些許無奈也成為當年近四百萬考生中的一員。
1.2 本人考研的客觀環境和主觀狀態
客觀環境:
2021年參加考研的人數近377萬,較2020年增加36萬,增幅10.6%;2022年考研人數更是高達457萬,比之21年人數增長率超過20%,在就業環境困難和疫情加持的背景下,考研競爭愈發激烈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學碩招收為主,且名額較少,以我的專業設計學和目標院校為例,受教育政策影響,設計學專業的專碩名額正在逐漸減少甚至取消,院校更傾向于招收學術型設計碩士,也無疑也是加劇競爭的又一重要因素;
本科培養課程設置與考研計劃相矛盾,以個人實際學習情況為例,專業培養方案在整個本科階段實施的過程中呈現“前松后緊”的節奏,所以我們在大三、大四階段完成學業課程之余,每天無法保證留出合理恰當的時間來準備考研;
主觀狀態:
過分在意自己與他人狀態節奏的不同,臨近大學本科階段的尾聲,對自身未來發展比較迷茫,有時會不由自主地問詢甚至模仿他人的經驗和選擇,但實際上大部分經驗并不能解決當下之難,只會徒增煩惱;
1.3 關于擇校與專業
上圖專業詳情來自于研招網,兩所學校都屬于自主招生命題:
相同點:招生名額少但每年波動不大,無學校qs;華中地區設計專業屬于中上游,但學校平臺頂尖;名氣不顯故學校專業信息較為閉塞(hk稍好一丟丟)
不同點:學院氣質和培養方向不同,就設計專業而言,hk重實際應用,機械基礎要求較高,wd更具人文情懷,氣氛也比較自在一些。
2. 公共+專業課介紹(初試)
2.1 關于公共課
英語一(201)+政治(101)
考試體驗還是比較順暢的,也有不少遺憾,就成績而言還有不少可改進的方向,后續再詳細分享
2.1.2 教材資料和狀態準備(前期)
A.教輔涉及:全國考研政治大綱、靠譜的刷真題和背單詞的應用、政治1000題目、考研及各類講師網課資源、英語一往年真題等
B.狀態準備:積極適應考研前期的學習節奏,沒必要強求自己快速進入高強度的學習狀態,不能一蹴而就;
2.1.3 英語一學習的方法(前、中期)
A. 關于報班&自學:
報班:結合自身高考英語和大學四六級分數基礎上,認清自己是語感與我同在的天賦型、抱佛腳最后也能過型還是很努力但章法不清型,知道報班的利與弊,謹慎和全面考慮
自學:比較適合基礎較為扎實,自制力較強的同學參考
B.學習方法&建議:(按重要程度內容排列)
a.單詞:可結合背詞app一起使用,每天定一個基礎單位量的單詞,并在適應學習節奏后每日有計劃地增加20%左右的單詞(結合自身實際和執行力),每周進行完整復習,時間不宜過長,且單詞背誦的環節要貫穿考研全程;
b.長難句+閱讀+翻譯:長難句是做好閱讀翻譯的核心,而閱讀做的好絕對是考研英語拿分的關鍵,長難句可考慮通過報專項訓練班、精讀真題閱讀、對真題翻譯長難句精讀來提升;
c.大小作文:英語一大小作文雖然看似主題冗雜,但其中確實有主要的出題邏輯,首先是要學習范文,主要學習范文的解題邏輯,可以摘抄記錄范文中的精華詞句,以便之后改造成為自己的作文框架的一部分;
d.新題型:屬于高低分段的“分水嶺”,練習時要多注意從多種角度,例如時間線索、邏輯線索、主題線索等,來分析同一篇新題型,即使自己做對了也可以嘗試多角度再次分析;
e.完形填空:基礎較差的同學“保命”——基礎分(約5分)力爭拿到;基礎較好的同學保證基礎分,剩下的力爭。
2.1.4 政治學習的方法(前、中期)
A.報班+B.自學
放一起,主要是感覺沒差,政治學習一靠自身打的基礎(關鍵),二靠名師押題,三參考自身的目標分數,分數段不同,學習要求的質量不同
2.1.5 公共課沖刺復習的主要思路(后期)
A.英語一:后期圍繞單詞和真題進行,尤其到11.12月份,刷題重心以質量為主,做題正確率會自然而然地上升;
B.政治:背誦、背誦、還是背誦,刷真題,錯的題結合今年的考綱記下正確答案,提分顯著
2.2 關于專業課
2.2.1 工業設計史論(626)+工業設計綜合(505)
2.2.2 教材資料和狀態準備(前期)
工業設計史 何人可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業設計概論 程能林 第四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人機工程學 丁玉蘭 第五版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2.3 史論學習的方法建議(前、中期)
史論學習的教材知識點比較雜亂,細節較多,市面上有不少機構會出所謂的核心筆記,但基本框架都大同小異,所以在學史論過程中,先看兩遍書,然后建議用思維導圖等工具,能夠自己進行大塊的知識梳理,完成初步的知識劃分,然后在中期學習過程中精讀教材,配合適當教輔(若有目標院校真題最好)補充細節知識點,不論如何押題,教材是最主要的
2.2.4 快題學習的方法建議(前中期)
練習、練習、練習+借鑒學習
在前期可以從基礎的形體、透視空間入手練習,速度慢些,質量優先,但快題紙從練習初始就應該嚴格對照考試標準;整個考研都應該保證每日的練習量,每周以考試標準進行一次完整的快題練習;考研后期要有計劃地準備成熟的快題框架,這樣在考場上會比較得心應手
2.2.5 關于專業課沖刺復習的思路(后期)
A.史論:背誦和論述題練習是核心,在后期要主動思考如何將已掌握背誦的教材內容用于簡答題和論述題上,而簡答論述題分值占比大于40%且答題要求較高,字數要求也非常多,這一部分的學習沖刺推薦大家結合真題進行,先對題干拆分理解,找答題角度,整理對應的論點,第一遍可以參考教材教輔,推敲完善最后的答案,最重要的是反復磨練如何梳理、建立答題邏輯框架的步驟;
B.快題:核心還是練習,熟能生巧的老話不無道理,但要合理安排練習時間,越到后期越要看重練習的質量和效果。
2.3 整體考研時間線參考
4月 調整心態和學習節奏,將本科階段的事情基本收尾;
5.6月 專業課:史論教材過兩輪,半精讀;快題基礎練習
公共課:英語單詞每日,閱讀外刊分析長難句,可以看一些網課補充;政治可先學習馬原部分,配合網課教輔等;
7.8月 調整心態(畢業季)/專業課、英語是核心
專業課:史論教材配合教輔,精讀,整理思維框架;快題基礎練習+嘗試完整快題,積累優秀設計素材
公共課:英語單詞每日,閱讀外刊分析長難句,依舊是網課補充,可以開始刷真題,但節奏要慢;政治可先學習馬原部分,學到哪刷到哪
9.10月 專業課、英語依舊是核心,政治所花心力較少
專業課:史論教材精讀二輪,補充細節,將知識串聯起來;完整快題,時間和速度要控制在考試范圍內,每日基礎練習不能少
公共課:英語單詞每日,閱讀外刊分析長難句(輔),可以看一些網課補充,真題的每一篇閱讀都要精讀(主);政治關注最新考綱,重點關注新增部分內容;
11月 開始沖刺/英語,政治是核心
專業課:史論進入一輪復習;快題能保證每日基礎練習即可
公共課:英語單詞每日,閱讀外刊僅作為補充,繼續刷題整理、分析錯誤;政治背誦學習,瘋狂刷題,關注最新會議講話;
12月 瘋狂背書是主旋律/政治重中之重,專業背誦次之
專業課:史論教材2-3輪復習,已進入答題訓練;磨練快題考試狀態
公共課:英語單詞每日,刷真題套題自測,依舊是質量為主;政治持續背誦刷題,直到政治考試那天早上
3. 關于復試和作品集(非重點)
3.1 復試和對復試的幻想及焦慮
建議在初試階段暫時不去想復試的事情,做好眼前的工作是正道,不然對復試的持續關注和想象到最后會變成無形的壓力,心態較差的同學可能會受到影響,一定要這樣想:踏實做好眼前的事結局一般不會太差
3.2 作品集是個啥?需要提前準備嗎?
自我展示的媒介。作品集的核心作用就是對自我能力的一點展示和總結,順利通過初試后可以通過借鑒、大量瀏覽他人作品集的方式提高自我審美,自己做出很酷的作品集也沒有太大問題,但在初試之前不建議投注太多精力,初試結束后結合本科階段的作品在1個月內出一份足以應對復試要求的作品集完全沒問題
4. 最后的一些小tips
考研路上本人踩過的一些坑/在若干考研誤區中總結出的心得:
Q1.“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圖書館?”——學習時長與成績不成正比
Q2.“小紅書式‘學習雞湯’vlog”——拒絕自我感動
Q3.“everday struggle .jpg”——安排可行之的每日任務并及時予以調整
Q4.“生產隊的驢也不帶這么干的”——要適時給自己一些“小甜餅”
【經驗貼為新祥旭考研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與抄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